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

Week03 施柏豪上課筆記

協同合作軟體分享:
葉老師教學經驗分享,在班級進行教學時,如何讓班上同學能留下整學期的學習紀錄?

  1. 善用Google doc、spreadsheet 同時讓全班在極短時間共編同一件事(點名、蒐集全班學生資料)
  2. 在Google Blogger的平台,留下學習資料紀錄
打造個人品牌,建立區隔性的小撇步:
建立Google關鍵字搜尋獨特性-比如葉老師在youtube頻道上以"coding實況寫程式"作為標題,獨一無二
  1. 文章標題要有意義,建立自己的品牌
  2. 善用標籤
  3. 即時存檔更新,發布網誌

processing軟體安裝
目標:
用10行的程式碼做出小畫家
步驟:
  1. 開一個固定長寬的視窗
  2. 填滿視窗中的背景顏色
  3. 在視窗內劃一條線
調整:
  • 從循序到循環反覆執行 >> 設定宣告,只做一次:void setup(),負責繪圖,一秒執行60次,無窮迴圈:void draw()
  • 設定互動,當滑鼠按下螢幕時,才開始執行畫線事件
  • 設定筆的顏色,使用顏色選擇器,挑選筆畫顏色
  • 設定筆的粗細
void setup(){
  size(400,800);
  background(0,255,0);
}
void draw(){
  strokeWeight(20);
  stroke(#FEFF15);
  if(mousePressed)
    line(mouseX,mouseY,pmouseX,pmouseY);
}
輸出Android:
  • processing 右上選擇添加新模式Android Mode 3.0.1
  • 用SDK Manager軟體,安裝Google USB driver

課堂實作成果:













Zuvio 註冊與使用
利用此即時回饋平台進行上週教學內容回顧

個人心得:
本堂課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到新的程式設計語言Processing,並在老師Live Coding的引導下學習做出一個簡易的畫線功能,因為課程時間僅有3小時,感覺很久但其實扣掉每一個人筆電的環境設置與SDK下載設定時間,自己能摸索的時間有限,在課後自己查資料,發現Procesing官方有函式庫的說明(reference)可以參考,像是line()這個函式的參數意義,我上課時理解不清楚,經過查reference後,才知道原來是以點座標為基礎,在畫面上兩點之間畫一條直線,如:line(x1, y1, x2, y2)

parameters
x1 float: x-coordinate of the first point
y1 float: y-coordinate of the first point
x2 float: x-coordinate of the second point
y2 float: y-coordinate of the second point

參考來源:
https://processing.org/reference/line_.html

除此之外,在官網發現了官方的教學,依照教學進行processing的學習,進一步思考如何應用Libraries,依照processing程式邏輯學習以前沒有接觸過的電子藝術和視覺互動設計,是目前想到的學習方向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