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

Week17 施柏豪上課筆記

課程筆記:

Arduino與周邊元件簡介

上一次上課有同學表示希望能使用Procesing結合硬體設備,做出類似太鼓達人的互動介面。於是今天上課葉老師帶了一堆電子元件器材,介紹了Arduino開發板的環境,在課程最後示範怎麼從Procesing中連結Arduino進行程式開發,但是因為欠缺了合適的麵包版,所以最後沒有完整的實作出預計的效果,改成以滑鼠點擊的方式去模擬打鼓的效果。
  1. Arduino開發版
    方形USB介面
    Arduino Duemilanove

    1. 葉老師引導我們下載安裝ARDUINO 1.8.0,此軟體開放原始碼,網路上可以找到其他人熱心分享的開發成果。
    2. 將Arduino Duemilanove開發版以USB線連結到電腦上。
    3. 從Arduino軟體中的功能表檔案開啟範例程式碼。
    4. 先到電腦裝置管理員確認當下USB的COM port號,調整合適的序列埠號。
    5. 上傳程式至Arduino板子,Arduino便會控制喇叭發聲,可以聽到Melody旋律的高低音階聲音
    Processing 太鼓達人主題應用
    PImage imgBG;
    int score=0, heart=10;
    
    void setup() {
      size(600, 340);
      imgBG=loadImage("taiku.jpg");
    }
    int cx=700, cy=160;
    void draw() {
      background(imgBG);
      fill(0,250,0);
      textSize(50);
      text("Score: "+score+"Heart: "+heart, 100, 100);
      fill(255); 
      rect(195, 102, 760-195, 229-102);
      fill(251, 69, 43); 
      ellipse(cx, cy, 60, 60); 
      cx -= 4;
    
      if (cx > 258 && cx < 263 && mousePressed) {
        score += 100;
        cx=800;
      }
    
      if (cx < 258 ) {
        heart--;
        cx=800;
      }
    }
    


    課後心得:

    Arduino是一種單晶片微控制器,可經過程式控制與各式各樣的電子元件進行連接,如 紅外線、超音波、熱敏電阻、光敏電阻、伺服馬達…等。我進一步找到Arduino相關報導:Maker 運動不可或缺的「自造者」神器 :Arduino,了解這幾年常聽到的Maker精神,也能在Arduino開發中實現,而創客窩的此篇文章解釋當初Arduino設計的觀點,就是希望針對「不懂電腦語言的族群」,也能用 Arduino 做出很酷的東西。
    現在的時代是一個資訊流動極為快速的時代,同時也有很多人看到了某些契機而進行一個又一個的新創事業,我從今天的Arduino主題相關的關鍵字『課程』、『互動』、『應用』、『體感』,得到更多原本不知道的案例。

    這學期的課程也差不多走到尾聲,葉老師在這門課帶給我們許多Processing的精彩案例,我個人有個感覺,教學引起學生學習動機非常重要,促進學生進一步思考自己匱乏的,然後給予更多方向的意見,也不失為一種有樂趣的課程教學型態。

    葉老師今天在12:00下課時間,跟大家談到自己的教學理念,提到說他受一本書觀念影響很多,書名是《發現我的教育天才》,大致上是講每個人具有34種才能,其中會有5種顯著才能,人人該把多數時間花在發展這5種才能,葉老師認為,身為教師,最好能觀察學生的特質,幫助學生尋找屬於他們最強的主導特質,並引導學生琢磨他們的「天賦」特質,幫助學生具備更好的天賦能力,我聽了覺得蠻認同的。因為我這學期有修資優教育學程的課,聽老師在講這段話時,我心裡不禁想到這不就跟資優班裡的區分性教學設計概念類似嗎? 資優生是在智育上具有較突出的表現,比如數理資優、語文資優等等,資優生被鑑定出來之後,通常能比一般學生接受更適性的資優方案服務~

    我心裡想,要是每一位老師都相信學生都有其天賦才能,老師的教學能有辦法讓學生在多元的領域得到適當發展,那是不是不需要有資優班了? 這世界上每一個人其實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! 師長眼中若只關注學生學業分數,這樣的想法的存在與形成這想法的環境實在是有點...狹隘...
    雖然自己也有代理代課的教學經驗,現在還沒有辦法很清楚的指出如何進行,但這想法我認為是很值得擁護的,想法會形成信念,信念會指導最後表現的作為。

    今天這堂課葉老師最後的Ending很熱血,大意上是鼓勵我們,要有個信念是有我們所到的地方,就是最好的地方,要有信心相信環境將因為我們所做的努力而改變

    沒有留言:

    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