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

Week06 施柏豪上課筆記

HTC Vive 設備使用說明與體驗

HTC Vive包裝盒內容:

Vive 頭戴式顯示器、Vive 控制器 (2)、基地台 (2)、串流盒

HTC Vive 把玩感想:

我記得上一次上課老師也讓我們了解虛擬實境體驗,不得不說之前上課介紹的Google Cardboard實在是一個小孩子版本的VR玩具,玩起來並不是很舒服。
HTC Vive的存在,讓人走進一個無邊境的奇幻空間,10°視角,90fps,解析度達2160 x 1200,頭盔孔洞達到32個,裏頭是紅外線感應器,搭配兩個燈塔掃描紅外線,偵測動作與位置,我必須要說,體驗逼真,很吸引人! 
不過老師上課時也提到,這台螢幕裝備售價2萬多,搭配老師自己帶的高規電競筆電,加起來也差不多10萬,跟微軟HoloLens的智慧眼鏡9萬多的售價有得拚! 
不過,一台是VR,一台是AR,取向不太一樣,能量產這兩台高科技玩具,只能說真是神奇!


Processing 程式實作

今天主要學習陣列的實作,是要做出一個打字遊戲,一個又一個英文字母方塊從螢幕上面往下掉落,使用鍵盤進行打字訓練。(不知道欸為什麼這個小遊戲讓我聯想到彈鋼琴節奏遊戲app)

首先需要從Proceesing軟體匯入聲音套件庫,到 youtube 選擇一個輕快的音樂下載成mp3檔,匯入Proceesing軟體,主要是作為配樂使用,到目前為止都能跟上進度。

但是當老師開始一步一步解說陣列的元素以及使用方式時,隨著程式碼變多,我感覺有點跟不上老師所講的內容,這部分我是覺得,因為老師寫程式熟練所以可以像喝水般的實踐想法,但是學生可能會因為語法、邏輯、理解、甚至是非預期錯誤而跟不上,到後面我已經在看著老師發呆了,老師希望我們能在每一節課有寫程式的感覺,的確今天也是有體驗到,但可能還是如同老師所講,程式碼盡量以一頁能呈現的功能進行介紹,學生比較不會資訊過載,這部分我相當同意~~


今日上課心得:

上完今天的課程我產生的想法是,人與人溝通如果是用說明、解釋的,話語的傳達會有侷限性,因為講的內容一多,對方就會開始逐漸遺漏前面的細節,如果說話的內容全部都能理解,則不會有此問題,但問題是教學本身,學生一定是對老師所表達的事無法100%掌握,才要向老師學習,每個人的先備知識不同、訊息處理轉化速度也不同,大方向比較好在極短瞬間理解,但是程式這種函式語法眉眉角角特多的知識結構,還是看影片回放比較有學習效果。葉老師上課可以 Live Coding 即時錄影、即時上傳這點,倒是蠻神威的! (已跪)

我曾經有學校教學經驗,教學時曾經使用Google問卷作學生上課心得統計,在這一門課葉老師使用zuvio這個即時反饋平台進行教學回顧與上課意見統計,感覺比Google問卷的實施方式靈活,統計圓餅圖看起來也不錯,以後可以繼續關注這zuvio的應用方式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